口腔醫生,曾經的“地攤經濟”王者

“地攤經濟”火了,街邊多了些擁擠和喧囂,少了城管往日的影蹤。服裝、理髮、日用品、舊書攤,仿若很多年前一樣的忙碌。而有一個曾經的地攤王者,卻幾乎不見蹤跡。過去的一百多年,他們用一種在現代醫學看來相當落後的方式,堅守了幾代人。

他們是街頭牙醫,這張照片取自清朝末年

1901年,廣州街頭的牙醫給患者拔牙

那個年代沒有麻藥、沒有止痛劑

後來,歐洲傳教士帶來了西方的治療手段

在傳教過程中,他們經常走進中國的農村

民國的牙醫,背後橫幅上寫着“西法補牙”

民國牙醫給患者看牙所使用的工具

牙醫在上世紀後半恭弘=叶 恭弘逐漸被更多人接受
通常,他們只需要一套普通的桌子和凳子

不乏業務全才,除了看牙還能去痣挖雞眼

不需要戴口罩,或者穿上白大褂

每逢人多的集市上,他們都需要準備一把零錢給患者找錢

後來,診所越開越多,街邊生意越來越少

他們不得不離開街頭,偶爾在公園,來看牙的也都是幾十年的老客戶

再後來,再也無人問津

老兵永不死,只是漸凋零

畢竟每個時代,都有隻屬於自己的印記
在如今的地攤經濟環境下,你要擺攤賣點什麼嗎?

